【走塑】謝展寰:膠柄牙線棒、牙縫刷仍可售賣 未有充足替代品前不會禁售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2/04 15:43

分享:

分享:

牙線棒、棉花棒於多間個人護理店缺貨。(資料圖片)
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(4日)發表網誌,糾正坊間就4月22日開始實施的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所產生的誤傳。

謝展寰指,計劃不是禁售棉花棒而只是膠軸棉花棒,市面上售賣的棉花棒很多早已經是紙、木或竹軸的,它們完全不受影響。第二,膠柄牙線棒和牙縫刷仍然可以如常發售。他又強調政府不會在市場上未有充足替代品前禁售日常塑膠產品,亦會在制定計劃時充分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,盡量從源頭,即是生產、售賣和提供者做起,避免對市民生活造成過大影響。

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要特別減少使用塑膠。謝展寰解釋,塑膠難以分解,可在自然環境中殘留動輒過百年的時間,破碎後成為微塑膠,再經海洋生物吸收後便可進入食物鏈,對環境生態以至人類健康可以造成深遠禍害,有不少國際科學研究報告已經在人類血液內找到微塑膠,所以必需採取行動減少使用塑膠。內地早於2020年年底起,已禁止生產和銷售發泡膠餐具和膠柄棉花棒;鄰近的澳門,亦已經先後禁止進口發泡膠和即棄塑膠餐具。

針對這類受管制的塑膠外賣餐具,環境局留意到現時非塑膠(如紙、軟木等)飲管、攪拌棒、叉刀匙及碟的價錢與一般塑膠餐具已相差不遠。例如,膠叉平均約每件0.2元,而木叉平均約每件0.25元,而非塑膠攪拌棒的價錢則與塑膠攪拌棒相若。而香港有不少餐廳很早已轉用非塑膠餐具,並非法例要求才作出改變。

在新法例下,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取得、購買或使用某些即棄塑膠產品並不違法。另一方面,4月22日開始受管制的塑膠產品均在市場上已有成熟替代品(包括非塑膠餐具等),或並非生活必需品(例如充氣打氣棒、熒光棒等)。至於內地和澳門都已禁止的發泡膠,由於非常易碎,對環境的破壞最大,因此在新法例下不可銷售或提供發泡膠餐具(包括碟、飯盒、湯碗和杯)。

為更好地協助業界走上「減塑」、「走塑」的步伐,當局會將即棄塑膠管制計劃在4月22日開始實施後的首6個月定為適應期。這段期間環保署會集中於宣傳教育,探訪相關業務地點的運作情況,並提供建議和資訊,協助企業符合新法例下的規定。在6個月過後,環保署仍然會以教育先行及風險為本的執法模式,針對屢勸不改的「違法黑點」採取執法行動。環保署亦會設立熱線,解答市民和業界的查詢、投訴及舉報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記者:黃穎津